老齡化和老化
兩岸四地的學術嚴謹度對比,從老齡化和老化的分別可以知道。
港澳地區 一句話是 一樣,混在一起。
內地 有的分得清,有的混了。
唯有台灣,真的分清了。
老齡化(高齡化)是指年資高的數量佔比高。
老化 是指破壞需要維修/報廢的數量增加了。
來自台灣的學術解釋:
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之定義,一國65 歲以上人口超過總人口7%時,即進入高 齡化社會(aging society),超過14%時 為高齡社會(aged society),如果超過 20%則為超級高齡社會(super-aged society)。
人口老化指數(Aging Index) 老化指數是一國65歲以上(含65歲)老年人口對0-14歲人口的百分比,係衡量一地區人口老化程度的指標。
也就是說,人口老齡化 不是 老化。
假如一個地區的人口壽命是80歲。每一年齡層的人口皆為1萬人。
那麼,老齡人口佔總人口比值為15/80。
14歲以下的人口佔比也一樣。
老齡人口/幼齡人口=100%。
所以一個動態穩定的人口模型 不是金字塔,而且柱型。同理 老齡化比例高的社區不一定就是老化。
從社會生活中分析,一件紅木家具的年代久遠,屬於老物件,即老齡化的物品。一件紙板製的家具的年代不久,卻已經出現老化的問題了。
如果我們混之一談,就成了:這件紅木家具已經老化了!這件即將壞掉了的紙板家具沒有老化。
很逗萌吧?
每況愈下的學術水平,為什麼?不求甚解而已!
留言